在1978年,即45年前,中國是全球貧困的國家之一。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當時中國的人均GDP僅為156美元,甚至不及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常被稱為「黑非洲亅)的非洲國家的三分之一,後者的平均人均GDP為495美元。然而,在過去四十五年中,中國實現了約9%的年均增長,這在人類經濟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或第二大經濟體(按市場滙率計算)。在這期間,中國幫助約8億人口擺脫了貧困,對全球減貧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美國針對中國政策不斷
中國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與120多個國家建立了第一大交易夥伴關係,與其他70多個國家建立了第二大交易夥伴關係。實際上,超過90%的國家,中國要麼是他們的第一大交易夥伴,要麼是他們的第二大交易夥伴。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貿易能夠實現互利共贏,而小經濟體通常從貿易中獲得的利益大於大經濟體。除美國外,其他國家的經濟規模都小於中國,包括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其經濟規模僅為中國的三分之一。這意味着,中國的快速發展和貿易,為全球所有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紅利和商業機會。
盡管如此,中國目前面臨着許多國內和國際經濟挑戰。例如,美國不斷出台針對中國的政策,這種第一與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競爭給全球和企業界帶來了不確定性。此外,人們對中國的未來發展還存在許多疑慮,例如,媒體近期廣泛討論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認為中國未來的發展可能會像日本一樣緩慢。日本經濟學家辜朝明表示,日本從九十年代開始的經濟發展緩慢,其中一個原因是出現了所謂的資產負債表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他認為中國目前也面臨着類似的問題,這些問題使得人們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充滿了疑慮。
香港背靠祖國聯通國際
香港最大的優勢在於,「背靠祖國,聯通國際」。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香港的主要發展動力來源。也就是說,中國好,香港更好。當前社會對中國的未來表示擔憂,感到迷茫。在不知何去何從、信心嚴重不足的大環境下,企業家大面積「躺平」也就在情理之中。此時此刻,信心比黃金重要。既然信心的缺失源自於對前途的不確定,那麼我們有必要系統地回顧一下中國歷史,以史為鑒,然後才好判斷中國未來的風險和機遇。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明辨是非,弄清楚哪些是真相(Reality),哪些是認知(Perception)。
2018年以來,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叫「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究竟這是甚麼樣的一個「局」,將來會怎樣地「變」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8年中國共產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概念,用來描述當前全球政治經濟形勢的深刻變化。
這種變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一般來說,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第一,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實力持續上升,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平衡。第二,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調整加速:對於舊的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的挑戰加劇,構建公正合理的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呼聲高漲。第三,世界經濟深度轉型: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動着世界經濟深度變革,各種未知的挑戰和機遇並存。第四,全球主要國家戰略調整: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調整和政策變動,給國際關係帶來了新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第五,人類社會面臨許多共同的全球性挑戰:如氣候變化、恐怖主義、難民危機等問題,需要全球共同應對。
順勢而為 水到渠成
蓋茨(Bill Gates)有一句名言:「我們總是高估未來兩年會發生的改變,而低估了未來十年將發生的變化」。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使得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因此,理解和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於中國及全球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成功從來都是一場精心策劃,我們搞清楚趨勢,並順勢而為,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