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虛擬貨幣監管 香港可成贏家(2021年6月10日)


山無定勢、水無常形,這句話用來形容虛擬貨幣的世界,應當是再恰當不過了。在經歷了第一季度一路沖高雞犬升天和近兩月一瀉千里泥沙俱下之後,虛擬貨幣的價格走勢開始陷入了劇烈的波動中。而近些日子,關於虛擬貨幣市場的正面和負面新聞也仍在不斷爆出,似乎讓人有些無所適從。


一邊廂傳出有一批中小國家計劃將虛擬貨幣確定為本國法幣的新聞。另一邊廂中美各國似乎仍在不斷強化對虛擬貨幣的監管。在中國境內礦場陸續遭受斷電和關停等措施後,近日,新浪微博也封禁了一批此前十分活躍的幣圈大V帳號。從2013年時仍將比特幣交易視為普通民眾可自由參與的商品買賣行為,到2017年清退境內虛擬貨幣交易所,再到今年五月明確打擊挖礦行為,中國對於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明顯在不斷趨嚴,甚至可以說是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最為嚴厲的一個。


與此同時,歐洲央行在5月發布的《金融穩定評論》中,也將加密貨幣價格的炒作比作「鬱金香狂熱」,提示其風險與投機屬性。就在比特幣幣值出現劇烈波動的5月19日,歐洲央行副行長金多斯發聲直言,比特幣是一種基本面非常脆弱的資產,而且波動性很大。不應將加密資產視為「真正的投資」,因為難以辨識其潛在價值。但金多斯同時表示,加密貨幣資產市場波動不會對整體金融穩定構成風險。


中外監管趨嚴 取態方向不同


隨着歐美等國的官方警示,境外監管也在近期呈現出趨嚴的態勢,但不同於中國一刀切式的禁止,境外監管更多的是着重於規範加密貨幣交易以防範風險,並規避逃稅等非法行為。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加里•根斯勒於5月26日參與國會聽證時就指出,加密資產兼具商品和證券性質,需要對加密貨幣交易所加強監管,以讓投資者享受到在證券交易中同等的保護為目標。美國政府還在近日提出,超過1萬美元的加密貨幣轉帳必須向美國稅務當局報告。


從中外對虛擬貨幣監管態度和方向的不同上來分析,其實可以得出一些更有意思的觀點。實際上,中外對虛擬貨幣監管取態的不同,可以歸結為國家發展的階段不同。以美國為例,美國的金融市場經歷了長期的發展,已經不再是生產關係的匹配或重構,本身就已經成為了生產力,所以發展金融在美國就是發展實體經濟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虛擬貨幣市場的發展可以視作金融創新的一個方向,也就是提高生產力的一種方式,所以在監管態度上相對激進和樂觀。


而中國則不同,中國的金融市場發展時間較短,既不夠成熟也不夠穩固,所以對於中國來說,金融的核心功能是服務實體經濟,由此出發,以虛擬貨幣為代表的金融創新也應以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發展為首要目的,而眼下虛擬貨幣在中國的爆發顯然並不能滿足這一要求,也就無怪乎中國會選擇更加謹慎的態度了。


香港開放自由 吸引虛擬資產


而恰恰是這樣的市場環境為香港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會。中國還處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隨着國家實力的不斷增長和金融市場的不斷開放,中國與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差距正在並將繼續不斷縮小,這就意味着眼下歐美金融市場的發展狀況很可能就是幾十年甚至十幾年後中國金融市場的狀況。


從長遠來看,虛擬貨幣必將在金融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那麼今天中國對虛擬貨幣的一刀切式強監管,正在將大量的資源和未來重要的資產送出國門,而作為與中國同根同源但又更加開放自由的香港,接收這些資源,為其提供發展的沃土不正是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天賜良機麼?香港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已經被冠以虛擬貨幣之都的名頭,吸引了大量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企業和機構入駐,具備了一定的市場基礎,那麼時值中國進一步強化監管之機,如果能夠進一步保留住由境內遷出的資源和資產,那麼無論是對於香港自身的發展還是對於中國未來的發展,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