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月5日全國人大的正式開幕,中國進入了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外媒為今年兩會抓取的重點是「經濟」。2018年,中國經濟總量突破9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30萬億元,世界第一;經濟增長6.6%,經濟增量1.4萬億美元;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
而經濟穩定健康增長的另一面則是中國面臨的經濟增速下滑的壓力正在不斷加大,201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為6.6%,低於上一年度的6.8%。分季度看,2018年四個季度經濟增速分別為6.8%、6.7%、6.5%、6.4%。經濟增速呈現出持續下滑態勢也是外媒在此次兩會期間重點關注經濟的原因之一,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如何,經濟增長能否穩中求進,再上一層,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全球經濟的增長。
那麼究竟中國經濟的現狀如何?是否面臨壓力,又是否能夠保持健康增長呢?首先必須承認的是,中國經濟目前確實面臨著一定的下行壓力,這個壓力是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經歷了改革開放至今40年的飛速發展,許多傳統帶動經濟增長的手段和方法其邊際效益正在快速遞減,中國經濟一方面需要擁有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另一方面需要從追求速度向追求品質進行轉變。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動能取代舊動能必然會進入一個經濟要素從傳統增長方式中流出,轉向高品質增長方式聚集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經濟結構優化但宏觀層面面臨下行壓力是正常而必然的現象。
而在經濟增速逐季逐年放緩的同時,如果從經濟增量的角度來看,實際上中國的經濟增長還是十分健康的。中國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萬億元,比2017年的82.08萬億元增加了約7.95萬億元,之前兩個年份的增加額分別為7.72萬億元、5.45萬億元。從絕對值來看,中國經濟規模每年的增加量並沒有下降,經濟增速的下滑也受到了經濟體量基數變大的影響。
實際上,如果從細分行業再稍稍深入來看2018年中國經濟的發展,就會發現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深化其實已經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第一產業比上年增長3.5%,在中國經濟中占比為7.19%;第二產業增長5.8%,占比40.65%;第三產業增長7.6%,占比52.16%。第三產業自2013年增加值占比首次超過第二產業以來,份額一直呈擴大態勢,增速強勁。尤其是消費升級概念更是表現十分亮眼。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3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中國新經濟中最具代表性的網購更是同比增長23.9%,占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了18.4%。第二產業中,公用事業高速增長,製造業保持平穩,原材料行業增速顯著放緩。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1.7%、8.9%和8.1%,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5、2.7和1.9個百分點。可以感受到經濟增長新動能正在逐漸取代傳統的拉動經濟增長的方式,替代趨勢非常明顯。
從未來中國經濟的整體趨勢來看,即便是面臨著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但中國經濟增長依然存在著巨大的確定性。其確定性第一來自經濟結構轉型和改革紅利帶來的增長空間。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才剛剛起步,隨著資源聚集從傳統增長方式流向高品質增長方式,以及高端製造業等價值鏈中高端行業的崛起,必將會給中國帶來長期穩定的經濟增長。其二來自依舊巨大的市場潛力。中國還有巨大的城鎮化空間,收入結構調整和財富再分配也會帶來世界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由此帶來的消費增長潛力將會十分巨大。眼下的中國,其增長動能正在從投資拉動型轉向消費驅動型,從工業主導型轉向服務業主導型,從數量擴張型轉向創新驅動型,從資源消耗型轉向綠色低碳型。在這樣的大方向之下,相信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必不會讓世人失望。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