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國金融體系供需矛盾突出 (2018年9月20日)

已更新:2019年2月25日

2018年9月20日 香港經濟日報《神州華評》


9月15日,以中國當前金融體系的問題、解決建議和發展方向為主題,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主編的《2018•徑山報告》在杭州發佈,吸引了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報告》中提出目前中國金融體系亟待解決的三個問題,分別是金融無法滿足實體經濟的新需求;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邊界不清楚;金融監管未能管住風險。在這三點中,筆者以為第一點集中體現了中國進入新的經濟發展階段後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之間產生的供需矛盾,在現階段尤為重要,在此文中著重討論。


所謂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之間的供需矛盾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方面是隨著儲蓄率的下降和消費率的上升,家庭對資產性收入的追求與相對匱乏的投資管道之間的不匹配;另一方面是隨著產業升級,企業對金融服務多元化的需求與傳統金融機構單一的服務模式之間的不匹配;協力廠商面是政府財政支出壓力與有限的融資管道之間的不匹配。


實際上,上述三個供需矛盾的主要方面涵蓋了帶動實體經濟發展的三類經濟主體。第一是家庭。中國目前正在經歷經濟結構轉型的深化改革階段,而消費正在取代固定投資和進出口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但儲蓄率下降和消費率上升需要一個基礎條件,那就是家庭資產性收入保持上升,家庭配置到金融市場的資產比例也需要不斷上升。從統計資料來看,中國家庭部門的金融財富確實從2006年的24.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加到了2016年的118.6萬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17%。但與此同時,中國家庭卻又面臨著一個十分尷尬的現實,金融資產配置方式的極度匱乏。根據2016年的統計資料,中國家庭的金融資產中有69%是銀行存款、20%是證券類資產、11%是養老和保險類資產。如此之高的儲蓄比例是根本無法滿足資產性收入上漲這一條件的,因此,如果不能豐富資產投資管道,多元化資產配置方式,消費很難成為能夠持續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第二是非金融企業。非金融企業,尤其是其中的民營企業,是真正保持實體經濟活力的主要貢獻者,但現有的傳統金融體系已經越來越難滿足非金融企業日益多樣化的金融需求。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非金融企業融資中貸款占70%、影子銀行占15%、證券市場和其它管道占15%,可見銀行仍然是非金融企業融資的核心管道。一般而言,銀行發放貸款的基本做法就是看歷史資料和看抵押資產,集中服務成規模的企業,並不擅長支持不確定性高、企業規模小、缺乏抵押資產的創新型企業。但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非金融企業正在向輕資產、小規模發展,尤其是創新型企業,其風險辨識難度更是不斷加大,銀行傳統的發放貸款的模式顯然無法滿足這類企業的融資發展需求。非金融企業金融服務的供需失衡也從另一個層面解釋了為什麼政府支援不斷卻仍難扭轉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第三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正在面臨一個兩難的境地,一方面隨著工業化高峰的退潮,地方財政收入正在減速,另一方面卻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財政支出的壓力不斷增加。根據國際經驗,在工業化高峰過後,政府性公共服務開支將持續增加,尤其是中國還處於大規模城市化的過程中,基建投資的需求依然十分龐大。與此同時,過去各地政府所依靠的“土地財政”基本已經走到盡頭,所以未來政府必須多元化融資管道來補足收支缺口。


而實際上,正是由於中國現有的金融體系未能充分滿足各經濟主體包括家庭、企業和政府多元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需求,導致中國出現了一些獨特的金融現象或金融風險隱患。因為金融配置方式匱乏,資產性收入較低,中國家庭把80%左右的資產配置到了房地產;影子銀行的快速擴張,既是家庭追求資產性收入的結果,也是非金融企業在正規金融體系內難以獲得金融服務的結果;而土地財政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則是地方政府滿足自身資金需求卻有缺乏規範的市場化融資管道的無奈之舉。


總體而言,要想徹底解決中國金融體系中表現出來的供需矛盾,必須打破中國金融體系中銀行所佔據的主導地位,但與此同時,必須認識到中國作為一個資本市場發展仍不成熟的發展中大國,還需要高度依賴銀行體系,因為中國金融體系以銀行為主導的定位是引領過去幾十年裡中國經濟保持快速增長的主要推手,也符合中國經濟制度的現實。因此,可以預見,中國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是必然的過程,但同時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銀行系統會通過不斷的改革、轉型,更好地融入到新的金融體系內,同時配合其他金融機構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金融服務,以滿足實體經濟個性化的新需求。

Komentarze


Komentowanie zostało wyłączon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