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交易所特點:贏家通吃(2020年10月14日)


近日,歐洲交易所行業又迎來大新聞。據意大利國家廣播電視新聞網10月9日報道,倫敦證券交易所(LSE)同意以43.25億歐元的價格,將意大利證券交易所(Borsa Italiana)整體出售給泛歐證券交易所(Euronext)。據悉,交易將於2021年上半年正式完成,屆時泛歐交易所將擁有超過1,800個證券發行主體,總市值達4.4萬億歐元,成為歐洲最大證券交易所。

交易量上市產品 交易所競爭關鍵

交易所行業是一個十分獨特的行業,因為交易所提供的是供買賣雙方對接資產和資金供需的平台,所以對於交易所而言,有兩個因素非常重要,第一是交易量,第二是上市產品。

首先,從交易量來看,交易量是交易所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交易所行業是資產和資金的對接平台,交易量愈大就意味着資產的流動性愈好。對於市場參與者來說,無論是能夠以更快的速度,還是用更好的價格,達成交易,流動性都能吸引買賣雙方參與。也就是說,交易量能夠吸引更高的交易量,流動性也會追隨更好的流動性,所以交易所行業,天生存在贏家通吃(Winner Takes All)的特點。

在過去交易所行業的發展歷程中,交易量的爭奪,大多是通過科技層面和產品層面的創新來實現的,但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交易技術革新層面的時代紅利,已經告一段落。電子綫上交易,已經成為標準化的交易模式,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交易市場間在技術革新層面的差異不大,過往積累了大量市場參與者的交易所,或在某一領域市場佔有率更高的交易所,能夠獲得更大的先發優勢,導致強者不但恒強,甚至更強。

而從上市產品來看,在革命性的交易模式或交易技術出現之前,將會是交易所行業未來競爭最大,也是變數最大的領域。隨着交易模式的逐漸成熟,時下各交易市場之間在擴大交易量層面,最主要的競爭手段,早就變成了產品創新。對於股票交易所而言,競爭相對簡單,誰擁有更多優良的上市公司,誰便能擁有更多交易量,但對於更加多元化的其他交易所而言,情況便變得複雜許多,一是交易所每開發出一款新的產品,一般都需要時間來證明其前景;二是交易所需要培育新產品,並把其交易量積累到較高量級,至此才能在該產品上擁有較高的護城河,因為此時競爭對手即使開發了類似的產品,由於更多的市場參與者,早已先入為主,參與到第一個「吃螃蟹」的交易所裏,所以,其他交易所獲取客戶的成本將會大幅提高,交易量也很難獲得顯著提升。這也從另一個層面,說明了交易所行業贏者通吃的獨特行業屬性。獲得更大市場份額的交易所,往往能夠在接下來的同類別產品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優勢。

收藏品特色交易 香港可建立平台

交易所行業的現狀來看,目前全球各大交易所的優勢業務各有不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以貨幣和商品業務綫為主;洲際交易所(ICE)以能源和股票業務綫為主,貨幣業務綫增長快速;納斯達克交易所集團(NASDAQ)同樣以股票業務綫為核心,積極擴充數據服務收入,提升對存量資產的利用效率。香港交易所(HKEX)起家於股票市場,並附帶提供金融衍生品的風險對冲功能。在2012年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後,再成立深圳前海聯合交易中心(QME),逐步推出以金屬為主的商品交易相關產品,晉升為綜合性的交易市場。

從中長期來看,交易所行業的發展和競爭仍然大概率會集中在交易量的擴張和交易產品的創新。而就目前行業整體狀況來看,在收藏品領域存在巨大的需求和市場的相對空白,有可能成為交易所行業未來全新的增長領域。無論是在西方發達國家還是中國,隨着居民整體生活水準的提高,收藏品作為一種另類的資產類別正在受到愈來愈多人的認可和關注,這衍生出了巨大的市場需求,但目前收藏品投資尚未在交易所行業內真正普及。

實際上,如果將收藏品視作一種獨特的資產類別,那麼將資金和資產進行高效對接正是交易所行業的核心功能,從效率和成本來看,在交易所內進行收藏品交易,將遠遠優於通過傳統的拍賣流程進行交易。這不僅意味着全新的交易產品和交易模式,更蘊藏着巨大的發展空間和美好的市場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香港喜迎粵港澳大灣區機遇,銳意建設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獨欠特色交易平台。收藏品交易可以填補香港特色交易平台的空白。

Komentarji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