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定市場信心 (2018年12月27日)

已更新:2019年2月25日


2018年12月27日 香港經濟日報《神州華評》


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召開。該會議一直是社會各界,尤其是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因為其不僅僅是上一年經濟工作的總結,更是下一年經濟宏觀政策的風向標。而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在中美貿易摩擦陰霾籠罩,國內外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國內經濟增長下行壓力持續上升的背景之下召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從基調上來看,會議將2019年的整體經濟工作定調為「穩中求進」。這就意味著在外部環境複雜、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的大環境下,穩增長仍將是2019年的主旋律,將經濟運行維持在合理區間是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以此為前提,考慮到進出口貿易環境持續緊張,穩定內需和適度增加政府投資將成為維持經濟穩定增長的核心動能。而經濟工作會議中也明確強調了2019年的重點工作為「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改善消費環境」、「增強消費能力」、「加強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基建補短板等方面。由此可知,2019年中國經濟增長將主要來自內需消費、製造業升級和基建投資。


其次,從宏觀經濟政策層面上,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會議確立2019年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其中,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政策對經濟增長支持力度,加大財政政策支持的效率,強調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在即將過去的2018年,中國大規模實施了減稅降費,推出了包括深化增值稅改革、提高個稅起征點等一系列舉措,預計減稅超過1.3萬億元人民幣,對降低企業及個人負擔,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意味著2019年將延續2018年的政策取向。可以說,積極的財政政策的核心在於減稅降費,大規模減稅降費可以更好地應對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從而更好地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為市場活力的充分釋放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減稅降費有利於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促進國內居民消費增長。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也將成為2019年財政政策的一大亮點。根據媒體消息,此前,財稅、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已經展開企業減負調研,研究醞釀出臺更多減稅降負舉措。更多的減稅紅利將在2019年釋放。


另外,中國政府改變過去「穩健、中立」的貨幣政策提法,只保留「穩健」一詞。預示明年的貨幣政策將趨於寬鬆,會議更提出「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以解決中小企業資金難問題的概念。這意味著在2019年裡,不僅大概率會迎來數次降准,更可能會在利率市場化改革中看到更多實質性的動作。因為中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低效是源於中國的貨幣政策更頻繁地使用數量型工具而不是價格性工具,歐美發達國家央行的基準利率基本上是貨幣市場短期利率,反應了近期貨幣市場供求關係,通過這種利率調整很快就會傳導到信貸市場去。而中國央行的基準利率是商業銀行的一年期存貸款利率,這種利率反映的是商業銀行一年間的資金的供求關係,所以,中國央行基準利率並不容易有效傳導。中國央行只能更為頻繁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保證市場流動性充實。要想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利率市場化改革將是必行之路。


此外,這次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重點關注了資本市場發展。會議指出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品質,完善交易制度,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進入,推動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儘快落地。此次會議是歷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對資本市場著墨最多的一次,既明確了當前資本市場的功能和定位,又明確了資本市場未來的改革措施和發展方向,對未來資本市場的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和作用。


整體而言,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依舊對市場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一方面坦承了2019年外部經濟發展環境的壓力,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穩增長措施,無論是繼續大規模減稅降費,還是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都能夠很好地降低市場的擔憂,最大限度地降低外部環境對中國的影響,為接下來一年的經濟發展營造一個相對穩定的內部市場環境。

Comments


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