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10年前,筆者與內地基金經理朋友,討論究竟推薦投資者買港股,還是買A股。內地朋友斬釘截鐵的說,如果一定要二選一。一定建議買A股,因為港股太難捉摸了。根據他的觀察和實戰心得,一般來說,利好消息一出,相關A股就會漲;利淡消息一出,相關A股就會跌。
因此,投資A股,只要判斷即將出來的消息,是利好或利淡即可。然而,港股市場雖然都有這個特徵,但是特徵不強,有時不為所動,有時甚至逆向而行。這也就是說,在港股賺錢太難了!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何港股長期成為世界級的估值窪地。
港股估值長期低迷
10年過去了,港股的估值,不但沒有因為各種互聯互通管道的開放而提升,反而有惡化的現象。以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HSCAHPI,前稱恒生AH股溢價指數)為例。過去3年,指數上升17%,執筆之時(8月11日),指數已上升至146,即A股的平均股價較H股高出46%,其中中信建投證券(06066)、浙江世寶(01057)、國聯證券(01456)和第一拖拉機(00038)等企業的A股股價,長期維持在H股的三倍以上。如此巨大的「價值投資」機會,竟然無人問津?
究其原因,我們只能說,A股和港股本來就屬於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市場參與者不同,喜好不一樣,估值方法當然有異。當然,這只是表面的原因,深層次的市場結構性問題,就待有識之士敢言獻策,進行一系列改革,才有解決的機會。
事實上,「港股已死」已經在市場流傳多時。最近坊間的最新說法是,炒港股不如炒美股;炒美股,不如炒幣(加密貨幣)。純粹從近年投資回報的角度來看,上述的說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一個市場,長期估值低迷,絕大部分股份成交疏落,其背後所隱含的意義,非常值得有關當局的研究。雖然近年來有關當局,已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市場改革,推出同股不同權,允許沒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但是香港資本市場整體的深度和寬度,都有很多改善的空間。
目前,社會現在都把注意力放在討論,如何科創救港,如何發展北部都會區,如何與一河之隔的深圳,深度融合,各展所長,互利共贏。似乎大家都忘記了,《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的提到未來規劃中,香港以兩大都會區去推動未來發展,除北部都會區外,還有以「支撑着金融發展為主的維港都會區」(南部都會區)。制度不一,融合需時,同時,北部都會區的落地,需要中央政府的深度支持和配合,不能一蹴而就,推行時間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然而,推動維港都會區(除去需要填海的土地擴容計劃),相對容易,制定若干符合市場需要的金融政策,就能馬上啟動,而且相關政策的主動權,完全掌控在香港政府,推行的節奏,比較容易把控。孰優孰劣,孰先孰後,一目了然。思想通,一通百通;觀念變,一變百變。
元宇宙經濟規模巨大
年近歲晚,各大投資機構和傳媒又開始對新一年的投資部署各抒己見。筆者也湊熱鬧一下。過去10多年,全球商業界最熱門的詞語,為人工智慧、大數據。近來,新興冒起的是,區塊鏈和金融科技。未來10年或更長的時間,可能是ESG和元宇宙。
ESG(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重要,因為人類是一個整體,地球是個家園,任何人、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這即為國家領導人所謂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元宇宙重要,因為元宇宙的經濟規模巨大,摩根斯坦利最近的報告顯示,元宇宙2024年的潛在市場價值或達到8萬億美元(62.4萬億港元),是香港2020年GDP 3,466億美元的180倍,是香港2020年股票市場總市值6.1萬億美元的10倍。科創大企英偉達(Nvidia)創辦人王仁勳甚至認為,未來元宇宙的經濟規模甚至會超過實體世界。騰訊(00700)創辦人馬化騰,在騰訊年度特刊《三觀》中,提到移動互聯網即將升級,並稱之為「全真互聯網」,線上線下走向一體,其中特別提到,」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開,就像移動互聯網轉型一樣,上不了船的人將逐漸落伍」。
元宇宙需要兩樣東西,NFT(非同質化代幣)和Cryptocurrency(加密貨幣)。NFT用來做虛擬世界私有產權的證明,而加密貨幣則作為虛擬資產的交易支付工具。這也是筆者認為,目前,香港的金融和監管政策,給其他政策都來得重要的原因。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