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港交所(00388)公布GEM上市改革諮詢文件,估計很多投資者已經忘記,香港還有一個原來被稱為「創業板」的「GEM板」。就算沒有忘記GEM板的存在,估計絕大部分投資者,都應該有一段長時間,沒有參與相關股票的交易。
事實上,自2019年起,GEM新股上市數量及集資額均大幅下降。2022年,沒有新的發行人在GEM上市,現有的上市發行人僅集資27億港元(下同),每天成交量只有數千萬至一二億,已基本喪失作為證券交易市場該有的融資功能。
截至2023年8月31日,GEM上市公司330家,總市值573億,不及港交所市值3600億的六分之一。從指數看表現,GEM股票跌幅更是驚人。2000年12月29日,S&P/HKEX創業板指數為3243,2023年9月29日,已經跌至25,跌幅99.2%,基本「歸零」!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對如斯不振的市場,港交所一直為GEM進行改革,積極為其尋求合適定位:究竟GEM是「獨立板塊」,還是主板的「踏腳石」?過去二十多年,GEM便經歷了從獨立板塊到主板的踏腳石,再從主板的踏腳石重新回到獨立板塊,今天重回原點,矢志作為主板的踏腳石。
GEM為獨立板塊
GEM(Growth Enterprise Market),前稱「創業板」,2018年更名為「GEM」,以反映其作為中小型公司市場的角色)。GEM於1999年11月推出,為新興增長型公司提供主板以外的另一個獨立集資平台選擇。GEM的上市規定較主板寬鬆,並依據以加強披露為重的監管機制營運,發行人上市文件內須加上明顯的「買者自負」風險披露聲明。
GEM推出時適逢1999/2000年的互聯網熱潮,當時在全球各地上市的互聯網業務公司激增。及後科網泡沫爆破,許多GEM發行人股價大挫,部分更出現虧蝕及/或長期停牌,股份流通量往往也甚低。市場普遍對GEM失去信心,GEM新上市數目及GEM發行人上市後的集資活動亦見減少。
GEM從獨立板塊變為主板踏腳石。2008年7月,GEM重新定位,由最初的單獨另類市場,變為到主板上市的「踏腳石」。許多GEM原有的「買者自負」特點經已刪除,《創業板規則》的多項條文也經修訂,與《主板規則》愈趨一致。由GEM轉往主板上市的過程隨之簡化,發行人毋須再為轉板委任保薦人(進行盡職審查)或刊發招股章程。
GEM從主板的踏腳石重回獨立板塊。及後,港交所和證監會發現市場上出現了許多與GEM相關的不良活動,包括GEM發行人的股權高度集中在一小撮股東、上市後股價迅即大幅波動、GEM上市門檻低的規定及「簡化轉板申請程式」,被未符水準的公司利用為進入主板的捷徑。
港交所於2017年對GEM作為主板「踏腳石」的定位及其上市資格規定進行檢討,希望改善GEM上市的整體質素。經公眾諮詢後,港交所於2018年2月15日將GEM重新定位為中小企的「獨立板塊」(「創業板」更名為「GEM」)。港交所修訂了《GEM規則》及《主板規則》,刪除了GEM轉往主板的簡化程式,並調高GEM及主板申請人的首次上市要求。GEM申請人於上市時的最低預期市值由1億元增至1.5億元,而GEM公司在上市時的最低公眾持股價值亦由3,000萬元相應增至4,500萬元。
2021年5月20日,港交所就修訂主板盈利規定發表諮詢總結。經諮詢後,港交所將盈利規定調高60%,並修訂了主板盈利測試下的盈利分布,亦作靈活處理,在特定情況下對盈利分布授予寬限。該次諮詢有部分回應人士指,對經營傳統行業的中小企來說,GEM已不再是可行的上市平台。港交所表示將對GEM進行檢討,以考慮GEM作為主板的補充市場的定位、市場觀感及可行性。
GEM轉主板踏腳石
2023年9月,港交所公布GEM上市改革諮詢文件,建議引入全新的「簡化轉板機制」,讓合資格的中小企發行人,以較之前寬鬆的規定,及較低的合規成本,轉主板上市,亦即不需要委任保薦人,亦不需要刊發招股說明書。
港交所表示,轉板必須符合主板上市所有資格,並且已刊發作為GEM發行人三個完整財政年度業績,期間擁有權及控制權不變,主營業務無根本性變化。發行人亦需符合每日成交額測試、成交量加權平均市值測試等。發行人在轉板申請之前十二個月及直至股份在主板開始買賣為止,有良好合規紀錄。港交所說,改革可以提升GEM的吸引力,並保持高水平的投資者保障。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