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聯交所前行政總裁袁天凡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我想各個政府都想做金融中心,東京、新加坡很想做,但是她們欠缺一樣東西,就是一個龐大的支援腹地,比如馬來西亞,她不會把公司在新加坡上市。所以,香港雖然這麽小,但有中國的市場,很多地方都想做金融中心,但不像香港有個『大靠山』,而香港有這個優勢,加上香港和中國內地在同一時區,造就了香港獨有的優勢。」
英國為甚麽會勝過德國和法國而成為歐洲金融中心?因為法國和德國股市過於本地化。「所以,你問我香港應否走中國化或者國際化,我覺得如香港走中國化,其實是『自殺』,因你走中國化絕對比不上上海,香港走的,應該永遠是國際化。國際化最重要的,是你的投資者在哪裹。」不同背景的資金,它們目標可能不同,這樣才有買賣,一窩蜂是沒用的。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後不久,美國提出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有關具體細節仍未公布,社會各界憂慮香港將會受到甚麽影響,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考量整體形勢時,我們必須認清事實,才能有客觀的分析。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已多次澄清,香港沒有大量資金流出,金融市場續暢順有序運作,美國禁港結算美元是天荒夜譚,聯滙制度不是美國給予的特殊待遇,實施外滙管制更是無稽之談。
很多人說中國是全球化最大的的受益者。對的!中國自2001年成功加入世貿組織(WTO)以來,經濟發展突飛猛進,成功地建立了一個供應鏈完備的世界工廠,GDP先後超越英國、德國和日本,一躍成為有條件挑戰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喊了數十載的「超英趕美」,終於實現了。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這個突發的衞生事件,已成為一場人類的災難,造成數以十萬計人民死亡。美國的應對政策,雖然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卻在情理之中。在中國疫情發生早期,美國尚未發生疫情的時候,美國實際上已借機,做了一次中美脫鈎的壓力測試。美國對中國的人員、貨物都採取了隔離政策,旨在測試美國本土市場的承受能力。以目前的分析來看,中美脫鈎短期成事的機會不大,但從長期的走勢看來,中美脫鈎已成必然。
港背靠中國成時代幸運兒
壓制中國崛起,已成美國國策,這國策不會因為美國政黨的輪替,而有所改變。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特區,自然無法置身事外。美國推出政策針對香港,自然有其必然性。 在閉關鎖國的新時代,誰的內需市場大,誰就贏!目前,美國的內需市場大,但在萎縮中;中國的內需市場也很大,且在快速成長中。這一次,香港再度受到上天的眷顧,背靠中國,成為時代的幸運兒。
謠言止於智者,信心比黃金重要。香港人不要自亂陣腳,更要自信。雨後天晴朗,雲上定高峰!共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