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央行數字貨幣 具備落地條件(2020年9月23日)


近日,數字貨幣再度大熱,與以往來自民間的關注不同,此次是由央行正式提出了數字貨幣的發展規劃。9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主管金融雜誌《中國金融》第17期發表文章《中國法定數字貨幣發展新機遇》稱,中國人民銀行2014年就開始了對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究,2017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正式成立,截至2020年4月,已為數字貨幣及其相關內容提交22件、65件、43件專利申請,涵蓋數字貨幣的發行、流通、應用的全流程,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已完成技術儲備,具備了落地條件。

不僅是央行,連日來,數字貨幣成為了各級政府方案和會議中的高頻詞彙。在商務部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中提到: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位人民幣試點。9月6日,在2020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上,北京市副市長殷勇也表示,要發揮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和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的雙重優勢,突出數位經濟、數位金融、監管科技等重點,深入開展金融科技監管沙箱試點,利用冬奧會等場景,在數字貨幣等前沿領域先行先試,力爭取得引領性的突破。

北京市通州區區長趙磊也曾在2020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亦談及數字貨幣。他指出,今年4月,北京市金融服務工作領導小組以一號檔印發《關於在城市副中心打造國際財富管理中心的工作方案》,明確賦予副中心「全球財富聚集地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財富管理中心」的定位,並將在副中心試點新型金融牌照、法定數字貨幣、資管產品個稅遞延等27項財富管理前沿領域的改革任務。

人民幣掛鈎 數位化形態

在9月21日公布的新一批自貿區方案中,數字貨幣更是成為了北京自貿區的重點發展領域。方案明確指出,支援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設立金融科技中心,建設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和數位金融體系,依託人民銀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台,形成貿易金融區塊鏈標準體系,加強監管創新。建設金融科技應用場景試驗區,建立應用場景發布機制。

一連串的官方發聲,最終以央行轄下刊物發表文章表態,以北京自貿區方案的推出確立方向,共同指向了數字貨幣的正式試點和落地。實際上,央行對於數字貨幣的試點早已在悄然進行着。央行數字貨幣專案名為「DC/EP」,即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由國家發行,是紙鈔的數位化形態,價格與人民幣掛鈎。今年4月份,央行的數字貨幣DC/EP首先開始在農行進行內部測試。8月29日,建設銀行APP也上綫了數字貨幣錢包功能,供部分客戶試用。除金融機構外,央行的數字貨幣在實體經濟中也在布局。2019年11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華為簽署了金融科技戰略合作備忘錄。今年4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商湯科技簽署合作協定,雙方將圍繞金融科技領域的人工智慧創新研究和應用開發等方面展開合作;7月,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滴滴出行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協定,共同研究探索數位人民幣在智慧出行領域的場景創新和應用。

沒網絡訊號 也可收付款

從數字貨幣的本質來看,其可視為數位化形態的現金。數字貨幣跟國家發行的紙幣一樣,都有流通與支付功能,但同時具有可控匿名性、投融資功能。與人們所熟知的支付寶、微信等電子支付相比,數字貨幣最大的不同在於,第一,數字貨幣是一種貨幣而非支付方式,即便在沒有網絡訊號的情況下也可進行收付款;其次,當收付雙方都具備相關設備的情況下,收款方不能無故拒收數字貨幣;第三,數字貨幣不存在管道費用,收付款時毋須支付額外的服務費。從這幾點來看,數字貨幣的作用和意義還是十分明顯的。

具體到數字貨幣的推出,根據歷史經驗和業內人士分析來看,數字貨幣距離實際推出還會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包括全面測試、試運行和正式運行的多個階段。再加上數字貨幣有可能意味着下一代人民幣的全面數位化,將會對整個社會體系和經濟體系的運行帶來深遠的影響,因此在數字貨幣實際的推行過程中,央行也會採取更加謹慎的態度。

針對數字貨幣的推出,央行透露的進展是:目前,數位人民幣研發工作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檢驗理論可靠性、系統穩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場景適用性和風險可控性。針對何時正式推出,央行曾多次強調尚未有時間表。但不論如何,從近期數字貨幣的熱度和國家的表態來看,數字貨幣的推出已是箭在弦上,距離其真正到來,只是早晚的問題罷了。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