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國迅速復甦 資金依舊青睞(2021年3月25日)


春節過後,A股市場可以說是哀鴻遍野,出現了大幅調整,與2020年皆大歡喜的普漲形成了鮮明對比,但A股的慘澹卻並未妨礙中國成為最受資金青睞的國家之一,也未能阻滯各方資本加速進駐中國市場的步伐。根據近期的報道和統計,大量迹象表明各方資本紛紛表示看好中國未來的發展加碼進入中國的趨勢愈發明顯。


3月20日,瑞信集團首席執行官Thomas Gottstein表示,中國和亞太地區貢獻的收入佔到集團總收入的20%,對瑞信集團而言舉足輕重,未來瑞信會繼續擴大集團的亞太、尤其是在華業務。早前,瑞信對瑞信方正證券的持股比例已經超過50%,成為了第一個在中國擁有券商絕對控股權的外資機構。Thomas Gottstein進一步透露,公司將在一年內繼續增持瑞信方正證券股份,直至100%全資控股。與此同時,瑞信還準備在華申請銀行牌照,強化公司私人銀行、投資銀行業務領域的實力,在未來3年內將在華員工人數增加三倍以上。瑞信絕非唯一看好中國的外資大行,3月19日,摩根大通入股招商銀行旗下財富管理業務10%股權,涉資4.1億美元,招行成為首家把財富管理業務引入外國策略股東的內地銀行,有關協定有待監管機構批准。同時,據彭博3月17日消息,巴克萊首席執行官Jes Staley正在考慮在亞洲擴張,意味着該機構開始改變5年前從亞洲撤出業務的戰略。巴克萊銀行表示,希望在小規模中國業務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同時繼續投資於資本市場。此外,滙豐中國此前也表示,計劃未來五年將投資35億美元,用於拓展服務團隊、提升數位化服務能力和開發新產品,以加快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的業務增長。


疫情防控得當 走出疫情陰霾


而從近期全球的經濟形勢看,資金看好中國也確實是有理有據的,在全球範圍內,中國都稱得上是為數不多的佳選之一。無論是近期因美債債息大幅抽升引發的美股震盪,還是由於土耳其等多個市場貨幣急跌帶來的被迫加息,似乎都指向一個問題,那就是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在受到持續一年多且仍未平息的新冠疫情衝擊之後,經濟與金融相比以往更加脆弱,債務問題惡化,金融風險累積,都隱含着巨大的不確定性。而相比之下,中國在疫情防控得當,率先走出疫情陰霾之後,經濟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與後勁,不僅迅速復甦,甚至還隱隱展現出進一步加速增長的態勢。在月初公布的經濟資料中,今年首兩月,消費、投資、外貿、服務業等經濟資料都出現同比30%以上增幅,這樣的資料確實令人驚歎。


在瑞信集團最新對資產總值超過8,000億美元的200多家對冲基金公司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基金公司普遍認為亞洲市場將是接下來投資的首選。而在這其中,中國資產又尤其受到追捧,不少機構明確表示計劃將中國資產的配置比例進一步上調,這意味着2021年內仍將有萬億級別的資金流入人民幣資產市場,新冠疫情之後,中國似乎隱隱成為了資金的新避風港。其實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的引資能力就已經有了很好的表現,全球最大主權基金--挪威政府養老基金去年投資中國股票市場的投資價值漲幅打到35%,這一優異表現甚至令國際指數公司富時羅素將A股納入了旗下的強積金指數,這不僅意味着A股成為了全球各國強積金的全新投資對象,更意味着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以及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價值得到了愈來愈多國際機構的認可和肯定。


中美貿易摩擦不確定性減弱


展望未來,在接下來相對長的一段時間裏,除非出現類似土耳其這樣的極端事件,各國寬鬆的貨幣政策大概率會維持不變,全球的流動性都將處於絕對充裕的狀態下。與此同時疫情仍未平息,全球大部分經濟體都還處在疫後初期生產力緩慢復甦的階段。資金寬裕而實體經濟增長緩慢,資本的逐利性會自然推高各類資產的價格。而全球經濟委靡的大環境下,中國作為第一個走出疫情陰霾的主要經濟體,經濟恢復快速增長,風景這邊獨好,再加上美國政權更迭進入相對穩定的階段,中美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全面減弱,中國必將成為最受資金青睞的選擇之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