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央行降准預示政策核心轉向穩增長 (2018年10月11日)

已更新:2019年2月25日


2018年10月11日 香港經濟日報《神州華評》


中國人民銀行7日決定,從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


這是繼1月25日惠普金融定向降准、4月17日定向降准置換中期借貸便利、6月24日定向降准支持“債轉股”後,央行於2018年內進行的第四次降准。根據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透露,此次降准所釋放流動性約為1.2萬億元人民幣,其中約4500億元用於償還10月15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剩餘的7500億元增量資金將用於定向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增加其資金來源,促進提高經濟創新活力和韌性,增強內生經濟增長動力,推動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此次降准雖然時點的選擇有些突然,但市場對於降准卻是有一定預期的。今年中國的企業經營環境有些特殊,在金融監管趨緊,金融領域去杠杆的大背景下,2018年上半年普遍存在企業融資難度加大、債務違約率上升的現象,而這其中,又以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融資困境最為凸顯。進入下半年後,雖然經濟工作的核心已經逐漸由去杠杆轉向穩增長,但中美貿易戰的不斷升溫,卻為中國的整個貿易板塊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企業經營的難度進一步加大,要想保持中國經濟的活力和相對穩定的增長,貨幣政策的定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對於穩增長的迫切性,實際從粵、蘇兩省的經濟形勢就可見端倪。廣東和江蘇兩省在全國經濟總量中占比達21%,一直是中國經濟的排頭兵,但自2018年來,兩省經濟增速下滑明顯,2018上半年,廣東和江蘇省的實際GDP增速分別為7.1%和7.0%,較2017年下降0.4和0.2個百分點,2018年第二季度,廣東和江蘇的名義GDP增速大幅放緩至6.1%和8.1%,較第一季度分別下降5.5和4.0個百分點。兩省經濟增速的大幅放緩實際上正代表了此次降准希望解決的兩方面問題。江蘇是內憂,廣東則是外患。


從經濟增速下滑的成因上來分析,江蘇更多是因為在去杠杆的大環境下,融資成本和融資難度增加而導致的民營企業盈利被擠出。江蘇省是民營製造業大省,其非國有企業在全省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占比近85%,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準,而在融資管道收緊的大環境下,最先受到影響的一定是民營企業,融資成本和融資難度的提高大幅擠壓了民營企業的盈利水準,從而整體影響了江蘇的經濟增長。廣東則更多是因為經濟結構調整疊加貿易戰升溫帶來的貿易下滑。廣東省經濟高度依賴出口,其GDP中出口比重在47%左右,遠超全國的19%。在全部出口品類中,附加值最低的加工貿易又佔據了廣東全部出口比例的37%,隨著貿易戰升溫帶來的關稅上調和多邊經貿關係不確定性的增加,直接對出口產生了負面影響,廣東經濟增速的下滑也隨之成為必然。


實際上,廣東和江蘇經濟增速的下滑較為典型地體現了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兩個問題,其一是貨幣傳導機制不完善,在金融去杠杆的大環境下,本應定向釋放的增量資金未能流向實體經濟和民營企業,去杠杆反而對民營、中小微及創新企業造成了擠壓;其二是經濟結構調整疊加貿易戰等外部不確定因素,對製造業和進出口板塊帶來了超預期的衝擊,增加了穩增長的難度。而央行於此時進行定向降准,其核心目的就是為了穩增長,一方面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解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和創新性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生存問題;另一方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緩衝外部不確定因素對中國經濟帶來的直接衝擊,確保經濟增速維持在合理區間的同時繼續穩步推進經濟結構轉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