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監管層強行介入 A股難去散戶化(2020年9月16日)


早前,A股市場發生了一件無論是事件起因,還是最終結果都很「A股」的事情。自8月中下旬開始,創業板有一批業績並不出眾,甚至可以說很差的低價股,突然遭到市場和資金的追捧和爆炒。而監管當局則聯合央媒,共同提示市場風險,將創業板爆炒低價股的現象定性為「炒小炒差的歪風」,明確提出應予以堅決抵制,此舉迅速引發市場熱議,成為了近期A股市場的焦點話題。

低價垃圾股暴漲 監管表態即崩盤

事情緣起於A股創業板近期市場風格的突然轉變,一批小市值妖股,借漲跌停幅度提升至20%的時機,突然開啟暴漲,其中的代表天山生物,在半個月的時間裏暴漲7倍,徹底點燃了市場,對炒買低價垃圾股的關注和熱情。而在市場最瘋狂的時候,單個交易日內,創業板單價最低的20檔股票全綫暴漲,這在正常的市場邏輯下是不可想像的。

有鑑於此,深交所對天山生物等「出頭鳥」,做出了風險提示和臨時停牌核查的處理。隨後,新華社更是直接發表了一篇名為《新華時評:堅決遏制創業板炒小炒差「歪風」》的文章,文章直接將事件稱為惡劣的示範效應,並提出這樣的現象,會危害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此風不可長,要該出手時就出手。監管層和央媒如此直接而露骨地表態,無異於給這些股票直接宣判了死刑。在隨後的幾天裏,這些一度暴漲的小盤股瞬間崩盤,股價連續暴跌,稱之為一場小規模的局部股災也不為過。

此次監管層面的強勢出手,之所以引發了市場的熱議,根本還是在於,是否存在裁判員越位的問題。其實如果站在相對客觀的角度來看,這波小盤績差股的暴跌,監管層面的介入只是一個觸因,就算媒體不批評,監管不管,到了一定的時間點,該崩還是會崩的。正如那句黑話所言,「出來混遲早都要還」。這些小盤績差股缺少業績的支撑,短期的暴漲後,大概率迎來暴跌,這一點,相信參與其買賣的股民們,心裏也都清楚。

那麼,在這樣的前提下,再來參與的人說白了,就是抱着擊鼓傳花,又都想在鼓聲停止前,賺一筆快錢的賭博心態而來。而監管層此次的問題就在於,過度擔心最後接到花的散戶輸得太慘,提前干預,叫停了這場擊鼓傳花的遊戲。作為裁判員的監管機構,直接對市場走勢進行干涉,這確實存在越位之嫌。從監管的職權來看,其實對於問題的處置,應當簡單粗暴,是否違法,是否違規。如果有,就依法依規查處,如果沒有,就任其自生自滅。即使是一般競技運動的裁判員,都不應表現出任何的個人喜惡,更別提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資本市場的監管者,就更不應該表現出過於明顯的偏好和喜惡。

散戶投資須自負 監管呵護難成熟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警示語,幾乎每一個股票投資者都諳熟於心。同時,按照中國相關法律,參與股票投資的自然人,必須年滿18周歲,且投資者在接受產品或服務時,需提供風險偏好及可承受的損失。

另外,此次事件發生於創業板,其入市門檻也明顯高於主板,更多面向具有一定經驗的投資者。也就是說,此次事件中的投資者,首先已經是成年人,能為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其次是他們都擁有根據自身投資經歷和風險偏好,做出投資決定的權利;此外他們也都應當是一些資深投資者,擁有自己的判斷和決策能力。在這樣的大前提下,監管層面為了所謂的「保護散戶」,而強行介入市場的行為,確實一定程度上違反了市場規律,帶來了非市場化的影響因素,增加了市場的不可預知性和不可控性。

一放就瘋,一管就崩,一向是A股的傳統特點。這中間體現了兩個問題,一方面是A股市場的散戶心態過於嚴重,影響了A股市場整體的發展,另一方面是監管機構的家長思維嚴重,一直以呵護散戶為第一要務。實際上,既然啟動了交易制度的改革,就應該堅定做下去,無限度的呵護散戶,教散戶炒股,最後只會教出一群巨嬰,賺錢笑嘻嘻,虧錢就罵娘。只有堅定扭轉監管心態的同時,加強市場投資風格的引導,才不會令現有的風格的長期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在A股散戶化的道路上愈走愈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