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限薪令好處:優化體系 掛鈎業績(2022年8月25日)


本月初,中國財政部金融司發布《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國有金融企業財務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確關於國有金融企業薪酬的一系列規定。該通知適用於所有國有金融企業。此前,銀行業、證券業、基金業均相繼實施限薪相關規定。因此上述新政,被市場人士解讀為,「限薪」升級,「限薪」範圍擴大至所有國有金融企業,相關規定也日趨嚴格。


高低層薪酬差距甚大


《通知》從多個方面對國有金融企業財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有兩點引起了廣泛的討論。第一,要減少金融行業內部收入的差距,加大向一綫員工、基層員工傾斜的力度。金融業長期以來被稱為高薪行業,每年中國各行業平均工資的排名,金融業都能排在前三名。2021年,中國A股市場最賺錢的10家公司中,金融行業就佔了7家,但實際上很多金融業的底層員工,並沒有想像那麼高,薪酬統計時被平均了。真正薪酬高的是高管,有的人年薪幾百萬(人民幣.下同),甚至上千萬,但也有人年薪僅幾萬。這種巨大差距,多次引發市場的熱議。第二,對高管和重要崗位員工的薪酬實施追責的制度,犯錯要被追回。也就是說,你的收入高,承擔的責任相應也要提高,不能把錢拿走了,把風險留給公司。


那麼金融從業人員的高薪合理嗎?贊同的一方認為,由於金融行業的特殊性,進入門檻較高,尤其是銀行、券商、資產管理類,對相關人員的學歷、技能要求較高,同時伴隨着高風險,工資稍微高一點可以理解。然而,反對的一方認為金融業僅是財富的轉移,他們只是分蛋糕的人,沒有真正創造財富,而真正創造價值的科研工作者,薪資都遠比不上這些人,這並不合理。


近年來,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財富是愈來愈多了,加上新一代股民和基金投資者的入場,金融業行情是蒸蒸日上,一些金融業從業者賺的是盆滿缽滿,而部分基金投資者和股民卻虧得一塌糊塗。金融業的本質是服務行業,在正常情況下,是提供了優質服務,才能得到高額的回報。顯然,目前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沒有達到市場期望。另外,國內很多金融公司的背後,都有國企的背景,有些甚至擁有金融牌照等壟斷的資源,這是民營企業根本沒法比的。這種國家資源,讓行業從業者,實現高薪,顯然有失公允。


金融限薪令有二大正面的影響。第一,優化行業的薪酬體系。薪酬固然該體現在承擔的責任和風險,但差距太大,勢必會影響一些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大家更多的是想辦法,怎麼想上爬,拿到高薪。長此以往,業務專業度和服務的品質也會降低,最終會削弱中國金融行業的競爭力。第二,讓行業的員工薪酬與業績掛鈎,要以優質服務與投資的利益綁定,成為利益共同體,要賺一起賺,要賠一起賠,從而保護投資者的長期利益。


薪資高低應由市場決定


金融機構的薪酬支付過於激進、偏向短期績效,促使了過度投機行為,是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原因之一。在後金融危機時代,金融機構高管薪酬作為公司治理的重要內容,受到歐美國家的普遍重視。一定程度上限制薪酬,降低薪酬結構中短期年度激勵比重、提升長期激勵比重、增加追回調整條款,成為普遍做法。


中國緊跟歐美的做法本無不妥,怕的是政策在執行過程中,採取一刀切的做法,誤傷了優秀人才。未來,如果以向政府官員支付薪酬的方式向銀行家們支付薪酬的話,金融家們有可能會喪失承擔適度風險的動力。在全球競爭激烈的當下,我們從金融家那裏需要的是稱職的風險管理,賺取與風險匹配的收益,而不是完全的風險規避。


其實,每個行業的薪資高低是市場決定的。金融家值多少錢,這不是國內市場能決定的,而是國際市場決定的,因為人才是流動的,全球都在搶人才。中國要發展壯大,背後也需要強大的金融業,而強大的金融業,離不開一批優秀的人才做支撑。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