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香港經濟只能靜候黎明(2022年3月10日)


一場Omicron疫情大爆發,疊加一場突而其來的俄烏戰爭,令本已疲弱的香港經濟雪上加霜,大量企業面臨倒閉風險,最近倒閉之風更蔓延至金融機構。


本地券商一通結束營業


2月28日,香港本地中型券商一通I-ACCESS,發布結束營業公告,將於3月31日,停止所有網上投資服務。一通指出,由於變種病毒肆虐全球,其傳播力之強,對一通的營運出現空前嚴峻,所以一通董事局在情況變壞之前,作出結業的決定。


通告指出,近日香港COVID-19確診數字急速上升,一通經已有數位員工感染此症,亦有其他員工的同住家人得病,相信該批員工染疫機會極高。確診染病的員工在康復前不能履行職務,以致一通的人力資源出現短缺;若疫情未有改善,一通的營運有可能出現癱瘓,故此,一通董事局希望在最差狀況來臨前確保客戶有序地取回資產。


此外,一通強調其財政完全健康,惟管理層認為COVID-19最新發展,對一通未來的營運持續性有重大影響:


第一,即使本港進行有效的全民檢測,由於國外COVID-19疫情大幅擴散,日後輸入個案的風險仍然存在;


第二,全民檢測若有漏網之魚,例如非法入境者、逾期居留人士、刻意不依法檢測的市民等,可能會出現新一波的疫情;


第三,染疫的員工難以履行職務,情況嚴重時會導致人力資源短缺,增聘新員工亦增加營運成本,而當社區的疫情同樣嚴重時,更難以招聘健康的職員;


第四,Omicron變種病毒全球染疫人口數目龐大,再次變種機會甚高。除非COVID-19在全球消退,或研發出有效的治療方法,一通董事局認為營商環境中期內不會大幅改善,甚至可能會急劇變壞,所以現時決定結業,是無可奈何,但合情合理的行動。一通的一紙通告,不僅道盡病毒的無情、經營者的無奈,更揭示了此時此刻香港金融行業面臨的困境。


面對惡化的經營環境,3月4日,香港證監會罕有地向持牌法團發出,《有關處理因財政困難或缺乏足夠負責人員而導致幹擾事件的措施》的通函。《通函》指出,一些近期發生影響個別持牌法團的營運干擾事故,揭示了持牌法團(尤其是中小型持牌法團)在處理壓力事件方面的能力存在不足。這些事故包括持牌法團或它們的控股股東面臨財政困難,及主要職員突然無法履行職務。證監會關注到此類事故可能會導致持牌法團的業務突然中斷,並對客戶構成重大影響,因此要求所有持牌法團都「應具備足夠的資源,並制定有效的程式,以適當地進行業務活動」。


全民強檢助與內地通關


所有持牌法團都應具備足夠的資源,並制定有效的程式,以適當地進行業務活動。這包括訂立適當及健全的應變計劃,以助持牌法團作好準備,能夠對損害其財務穩健性或營運能力的風險事件和衝擊迅速作出反應,並從有關情況中恢復過來。如持牌法團沒有合理的前景可恢復其財務實力或持續經營能力,它便應有序地結束其業務。簡而言之,持牌法團要備好糧草和作戰計劃應付挑戰,如因糧草不足或前途黯淡,而無奈決定結束業務的,就要按部就班、有序地結業,以保障投資者利益。


因應全民強制檢測的即將推行,3月7日,香港證監會向持牌法團發出,《在最新的2019冠狀病毒病情況下業務延續規劃的重要性》的通函,提醒業界要未雨綢繆,做好準備,為市場營造一種「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嚴肅氛氛。


事實上,筆者認識的金融界朋友,絕大部分都為此做好了心理準備,同時更希望全民強制檢測能夠早日推行,讓社會重拾活力。此外,社會上相信年內香港告別疫情的人愈來愈多。香港疫苗接種率已超九成,再加上因確疹而增加的免疫人口,免疫群體進一步擴大到九成五的「群體免疫」目標,並非空中樓閣,很快就能達到。方艙醫院和隔離設施的逐步落地,也讓香港重開經濟,先與內地通關,後與國際聯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陽光總在風雨後,堅持就是勝利,現在很可能是黎明前的黑暗。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