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全國統一大市場 第八次造富機會(2022年4月21日)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內地有過7次改變社會階層的機會。


第一次是1977年恢復高考,很多寒門子弟實現了階層的跨越;第2次是80年代的鄉鎮企業,給了農民第一次翻身實現階層跨越的機會;第3次是雙軌制的套利,用計劃內低價買進,再用計劃外的市場價賣出,讓一大批人實現了原始財富積累;第4次是下海經商,中共中央十四大把市場經濟寫進了黨章,引爆了下海經商熱潮;第5次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紅利期,讓煤老闆一夜暴富;第6次是樓市的瘋狂,無數人被瘋狂的房價改變了財富的地位;第7次是互聯網的興起,創造了一大批互聯網公司和千萬富翁。


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


這些改變命運的機遇,平均5到7年會出現一次,如果抓住一次,你就不會被時代拋棄,抓住兩次及以上的,那你肯定進入「人生勝利組」。如果我們沒有抓住過去7次,那麼我們千萬不要錯過第8次。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教授韓秀雲認為,中國內地第8次實現階層跨越的機會正在開啟。這次機遇就是最近熱議的全國統一大市場。4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佈。


意見強調,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撑和內在要求。意見明確,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迴圈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暢通流動,加快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全面推動中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為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構建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堅強支撑。


根據意見,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工作原則是:立足內需,暢通迴圈;立破並舉,完善制度;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系統協同,穩妥推進。中央的主要目標是:持續推動國內市場高效暢通和規模拓展,加快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進一步降低市場交易成本,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培育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


意見堅持問題導向、立破並舉,從六個方面明確了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點任務。從立的角度,意見明確要抓好「五統一」。一是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二是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三是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四是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準統一;五是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從破的角度,意見明確要進一步規範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


意見公布後,市場第一個反應是:統一大市場與計劃經濟有何分別?計劃經濟時代的中國,物資短缺,老百姓一窮二白,連溫飽都不能得到基本保障,統一大市場會否把中國推倒重來,回到改革開放前的「大鍋飯」、「做又三十六不做也三十六」的黑暗時代呢?


統一大市場不是計劃經濟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何為計劃經濟?計劃經濟,又稱指令型經濟,是對生產、資源配置以及產品消費事先進行計劃的經濟體制。由於幾乎所有計劃經濟體制都依賴於指令性計劃,因此計劃經濟也被稱為指令性經濟。計劃經濟一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計劃,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計劃地安排重大經濟活動,引導和調節經濟運行方向。計劃經濟資源的分配,包括生產甚麼、生產多少,都由政府計劃決定。

1949年,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奉行蘇聯老大哥的計劃經濟體系,最終由於計劃經濟體系與現實世界脫鈎,社會資源配置低效,生產力下降和資源過度浪費等原因而遭放棄。


事實上,意見所指的大一統市場,不是計劃經濟,而是標準化經濟。(下周再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