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講好中國故事 揚港影視優勢(2021年12月16日)


2011年,中國首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自此,中國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把文化建設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別是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並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


雖然說文化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但縱觀全球,國勢強、文化興,西方的英美文化引領全球超百年,東方的日韓文化近年席捲全球,就是明證。


2020年,中共中央19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這是中國首次明確建立成為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


今年初公布的國家十四五規劃,特別提到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利用網上網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促進民心相通。開展「感知中國」、「走讀中國」、「視聽中國」活動,辦好中國文化年(節)、旅遊年(節)。建設中文傳播平臺,構建中國語言文化全球傳播體系和國際中文教育標準體系。


既然講好中國故事,已經成為國策,各界積極反應,參與其中,就顯的理所當然了。自此,「講好香港故事」,「講好中國故事「,這二句口號,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高峰論壇、政策宣講會。


敘事經濟學能拉動經濟發展


大家不禁會問,講故事,除了提升國家形象,避免誤解,讓世界認識真正的中國以外,講故事能拉動經濟發展嗎?對的,講故事對經濟發展的關係,密不可分,而且敘事經濟學(Narrative Economics)更是一個嚴肅的經濟學課題(敘事與故事略有分別,我們都不是經濟學家,暫時忽略不作討論)。市場甚至認為,敘事經濟學甚至給行為經濟學的影響力更大,因為先有故事後面才有行為。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耶魯大學斯特靈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在他2019年出版的新書《敘事經濟學:故事如何傳播並推動重大經濟事件》(Narrative Economics:How Stories Go Viral and Drive Major Economic Events)中,強調了敘事的重要性,書中使用大量的歷史案例和資料,從1929年股市崩盤和1930年代大蕭條,到近年的比特幣興起,來分析研究那些影響經濟行為的流行事件背後的敘事原因。他認為人們並非簡單地喜歡好記的或者漂亮的話,而是喜歡深層次的故事。深層次的故事之所以能夠廣泛傳播,一定是觸動了人們最原始的情感本能,而不一定是故事簡單的真相。


席勒認為說到底,敘事是文化、時代精神和經濟行為快速變化的主要載體。


有時,敘事與時尚和狂熱融合在一起。精明的行銷人員和推廣人員(包括政府官員和政客)然後擴大他們,試圖從中獲利。所以說,選好一個題材,講好一個故事很重要,無論在政府形象或經濟層面都很重要。


那麼,香港拿甚麼來講故事,提升形象、拉動經濟呢?筆者認為影視產品是一個良好的方向。東京奧運國家運動員訪港期間,「亞洲飛人」蘇炳添表示:從小看香港劇集長大的。筆者相信,全世界像蘇炳添(1989年出生)一樣的華人,從二零後到八零後,甚至部分九零後,都是看香港電視劇、電影、聽粵語歌長大的。香港電影是香港的名片,應該用這個載體好好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香港故事。


香港影視無法模仿亦不能複製


在電影發展方面,香港一直有東方荷里活的美譽,中西合璧一直是我們的文化特色。早前,香港金像獎導演張婉婷在出席一個論壇時,提出「影視作品可以把國家的文化展示到國際上,香港有數一數二的明星,比如成龍,他把香港帶去了國際。他為甚麼成功呢?因為他就是中西文化的融合。比如李小龍,雖然是學功夫,但他同時也跳西方的舞蹈,他學《易經》和《道德經》,但也在美國學哲學。」


香港的文化特色向來獨樹一幟,在歷史的長河中包容了華洋共處的特點,在百年變遷中自然形成的文化風貌,無法模仿亦不能再複製。近年,內地與香港的文化逐漸合流,將會形成新一派,但香港的獨特文化不會被吞噬,反而隨之更發展出新的風貌,尤以影視方面見效更甚。

bottom of page